时间:2023/11/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香港近日两大网红打卡方式,我猜你们至少能答对一题。

一个是没买到周董演唱会门票的朋友各出奇招,最出圈要数包游艇在海上看,人均HK$,某书各种盛传「体验新鲜效果好」,转眼就见亲身体验者出来吐槽,包括但不限于「看不清听不清」、「同船姐妹??了3次」…

总之一个结论:游艇海上看con,没有下次。

另一个打卡方式就更铺天盖地了:举着M记纸袋,「麦当劳道」已经成为本届路人最眼熟的香港路牌,没有之一。

via.cheehui28

香港local表示看不下去了,虽然陈奕迅的歌很红,虽然「麦门」势力强大,但香港还有很多值得大家记住的街道啊啊啊!

麦当劳道没有麦当劳,你的打卡之行也可以不止麦当劳道~~

via.dimgai_dimgai

诗歌舞街埃华街

一片植物街名中的例外

在九龙大角咀citywalk的细心朋友会发现,这一带的街名实在很清新啊,清一色的??樱桃街、??松树街、??枫树街……都是以植物(树)命名的。

但怎么就冒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舞街和根本就是直接音译的埃华街呢?其实看英文名字就知道,「问题」出在翻译上??

via.shion.photography

诗歌舞街来源于英文名SycamoreStreet的音译,原意是无花果树。但港人的执着你们知道的,无花无果寓意不好啊,倒不如诗歌舞这样的好品德来得讨喜,于是这个漂亮的中文名就留下来了。

诗歌舞街上除了有各种怀旧的老派唐楼,还有很多学校,如果遇到上课的时间,会听到整条街道都响彻钟声。

via.vin.coemgenus

埃华街就好理解很多啦,它当年是大角咀最早形成的街道,生长了不少常春藤在路边,因此英国人给它起名叫做「IvyStreet」,但当时的翻译员能力有限,便将街名直接称作埃华街了。

埃华街属于大角咀社区的一部分,如果想感受生活气,逛逛还不错.

啊对了,那家香港人气台湾菜「那個ㄋㄚˋㄍㄜ」本店就在埃华街上,想去它家试试台湾便当就要早点出发哦~

日月星街

「会发光」的湾仔后花园

靠一棵蓝花楹出圈的星街来了来了,有去打卡的朋友举举手?????♀?

via.oooyyi__

其实星街还有另两个姐妹日街和月街哦,这个区块位于湾仔和金钟交界处,因为美丽的名字和街景,所以也被叫作是「湾仔后花园」。

其实日月星这个名字,也承载了旧时香港的一段历史。

十八世纪末时,这里是湾仔发电厂的所在地,而人们就联想到《三字经》里那句「三光者,日月星」,用这个名字来寓意电力带来的光明。

via.yo_yoyoke/starstreethk

但不得不说这三条街道真的好逛!

除了星街的蓝花楹,月街更是聚集了各种cafe、餐厅、酒吧、画廊和生活服饰家居设计店,日街则是更有居民的贴地feel。

via.tsubasa_hk/peipei.jan

一些日月星街打卡好去处:

??壁画、彩虹楼梯、画着月街路牌的星街垃圾收集站、东美花园

??Honbo(年全球最佳汉堡包唯一入榜香港汉堡店)、BASAOtea(内地茶品牌香港线下店)、APTCoffee(文青咖啡店)、Artisenses(独特的调香体验店)

兰开夏道牛津道火石道

英国地名与老电影的记忆

九龙仔有不少街道以英国地名来命名,在许多local心中,这是一片非常有殖民地时代色彩的街区。

特别是兰开夏道以南的牛津道这一片街区,和诗歌舞街一样汇集了各种类型的学校,成了一片「学校村」。

via.jennyymlam

也许在网络上,除了那本叫做《兰开夏道》的书,这里并不是那么出名的打卡点,但你若对香港电影有所了解,一定更觉得这里似曾相识。

早年的《姑娘十八一朵花》、八十年代吴宇森的《摩登天师》、张国荣的《失业生》,都曾在学校村取景。

*《姑娘十八一朵花》

via.film-pilgrimage

*《失业生》

via.film-pilgrimage

附近的火石道,英文名FlintRoad也是来源于威尔士的一个郡,这里有非常古典的马利诺校舍,韵味十足的大理石墙让人有时光倒流的feel,也是最近在local之间很热门的打卡点~

via.jimny

如果一路转到兰开夏道以北的话,就是另一种昔日香港的feel了,建筑没有浮夸的设计、街道宁静怡人,是那种沉淀在时光中的优雅氛围。

via.terence_pang

想找一找老电影的回忆,避开千篇一律的打卡人群,不妨来九龙仔,钻进贴地的旧时光里探索一下。

摩罗街

外国人很爱的一条街?

上环有条街道,通常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攻略里,要不是local朋友介绍,还真不知道欧美游客必打卡的香港行程,摩罗街榜上有名。

怎么说呢,这条街太太太东方了。但看过这条街有什么之后,我会觉得如果你来过好多次香港,找个机会来这逛逛也无妨。

首先记住,摩罗街的店铺开得不算早,中午之后来才比较好逛。

最大逛点必然是各式各样的古董宝物,小到瓷器、玉石、佛像,大到名贵木材家具,都在这里集中一片,很贴地又带点东方神秘色彩,难怪外国人会爱到不行。

via.mamako0

其实真的不是只有外国人爱这条街,据说很多影视创作者也很常来这收集道具,就连大名鼎鼎的港片美术指导张叔平,也爱来这寻宝(找灵感)。

via.HongKongD

其他打卡点,就得靠你多留意四周了。比如摩罗街有个「猫街」的别称,这里又可爱街猫出没哦!(但猫街名字另有来源,有朋友解答吗?)

又比如摩罗街后段的小巷子里,很多老字号小店不卖古董,而是经营一些已经非常少见的技艺,例如铁器啊、信箱啊之类的,是连local看到都十分感叹和喜爱的小店铺。

via.beinghongkong

但其实,你最近一定有刷到摩罗街最出圈的咖啡店!

Instagram上超级火的那家用万寿碗喝咖啡的半路咖啡,就在这这里哦。来打卡的朋友不要喝杯咖啡拍张照就走啦,记得周边多逛逛!

via..drip

?????♀??????♂?

今天介绍的多数街道,都是在「网民票选全港最靓街道名称」中榜上有名的,你有猜到是那几条街吗?有没有觉得local的视角真的好不一样哇?

最后小小声加码两条街道,也是被local朋友科普了才注意到的,和前面画风不太一样,建议好学生绕道啊哈哈~

via.wdaisycc

曲街和盛福街这两个名字,据说local讲起来都得小心翼翼??,讲粤语的朋友看懂这个insidejoke了么?

图/网络

封面/Instagram

cheehui28

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59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