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钟振振博士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清·陈恭尹《西湖》诗(续完)西湖[清]陈恭尹山中麋鹿若为群,岭外双鱼杳不闻。贫甚独存冯客剑,雪深持上岳王坟。西湖歌舞春无价,南宋楼台暮有云。休恨议和奸相国,大江犹得百年分。

网友东方鹤问:钟教授好!第六届广州诗词挑战赛有一道题:清·陈恭尹《西湖》一诗中写道“休恨议和奸相国,大江犹得百年分”。其中“奸相国”是指谁?答案有四个选项:魏忠贤、贾似道、秦桧、蔡京。正确答案是“秦桧”。我在网上搜了搜,只有诗作,没有赏析。结句,不好理解。“休恨”“犹得”,好像跟主流观点不太一样。网上查不到作者写作的相关背景、注释和解析。有劳先生解答。还有,第一句的“麋鹿”是实写还是有所指?第二句的“双鱼”指什么?

(接上期)

钟振振答:

(三)“休恨议和奸相国,大江犹得百年分”跟主流观点不一样吗?

如果从字面上来看,似乎与主流观点不大一样。主流观点认为:秦桧是卖国贼,他力主与金人“议和”,可恨得很!而陈恭尹却说:不要恨他。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么?

但如果我们透过一层去看,便知道诗人对秦桧的愤恨,其实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要不,他为什么称秦桧为“奸相国”,而不是“贤相国”呢?

想与金人“议和”的,不止秦桧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个集团。而这个集团最大的头目,总头目,是宋高宗赵构。

然而,宋高宗是皇上。皇上是不好随便骂的,哪怕是过去的皇上。因为骂过去的皇上,有“指着和尚骂贼秃”的嫌疑,会被人认为是在骂当今的皇上。当今的皇上纵然该骂,受儒家“忠君”思想熏陶的读书人,也不忍、不愿公然这样做。

那么,只好骂宰相了。宰相如果是“奸相国”,对不起,不客气了。好在古代的读书人都懂,骂宰相,其实就隐含着对信任、重用那宰相的皇上有所微辞。

换句话说,骂秦桧为“奸相国”,其实就等于指斥与金人“议和”的南宋朝廷,君臣一干人等,统统包括在内。

而指斥南宋朝廷,只是个幌子。诗人真正要指斥的,其实是当今的南明小朝廷。

公开骂那些个该骂的人,直截了当地指斥那些个该指斥的小朝廷,好处是爽,是痛快,坏处是诗不耐读。

诗要怎样写才耐读呢?那就要讲究骂的艺术,讲究指斥的技术含量了。陈恭尹的这首《西湖》诗,正是骂得艺术,指斥得有技术含量的一个典型。

不要恨那力主与金人议和的奸相国秦桧吧,他还能让南宋与金人以长江划界(按,这是诗人的一个失误,历史事实是,宋、金的东部分界在淮河,不在长江),保住了半壁江山达一百多年啊。(自从宋高宗用秦桧为宰相,于绍兴十一年,亦即公元年,与金人签订“绍兴和约”以来,直到宋恭帝德祐二年,亦即公元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亡于元,实为一百二十五年。因诗句字数的限制,故言“百年”。)

言外之意是,如今南明的小朝廷,一干君臣,实在无能得很。面对清军的南下,既不能战,又不能和,眼看着南方的半壁江山都保不住了。真是连南宋都不如啊!

公开地骂,直截了当地指斥,言尽,意亦尽。我说,你听,没有给读者留下一点思索、玩味的空间,不能调动读者的参与,不能形成与读者的“互动”。因此,诗就不耐读。譬之以白开水,虽能解渴,却没有滋味。

像陈恭尹此诗那样,不公开骂,不直截了当地指斥,而是拐着弯儿说,兜着圈儿说,说古不说今,说一半留一半,故言尽而意不尽。我说,你想,制造一点阅读难度,不让你一下子就读明白,而须经过一番仔细的咀嚼才能恍然大悟。譬之以茶,入口之初但觉其苦,而喝到三开四开,则苦尽甘来,回味无穷。同样解渴,滋味却丰厚多了。

好茶,是要慢慢品的。好诗,也是这样。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59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