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伦敦多雾,是世界闻名的“雾都”。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浓郁的大雾笼罩着伦敦,使英国的这个古都显得阴冷而神秘。雾是这样地浓,几步以外就什么也看不清了。冷冷清清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也都陆续关门了。这时,从浓雾中走来了一个头发卷曲的青年,他英俊潇洒,一双清澈蓝色的大眼睛像是会说话一样。

这青年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他走过舰队街,快步拐进约翰逊巷,向《月刊》杂志的信箱走去。来到信箱前,他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个大信封放在胸口,抬起头望了望浓雾迷茫的夜空,十分虔诚地把信封投入信箱。从那天以后,这个小伙子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再那样爱说笑了。一个星期以后,他投出的文章刊登在《月刊)杂志十二月号上,这篇文章就是日后出版的《博兹特写集》中的第一篇。

年轻的作者捧着杂志,兴奋得泪流满面。这篇文章的发表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这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虽然当时杂志编辑告诉他为《月刊》写稿是有名无利的,这位青年仍然把自己写的随笔一篇篇地寄去。这位青年作者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英国人尊敬地称他为第二个莎士比亚。当时他用的笔名是“博兹”。

年2月7日,狄更斯诞生于英国朴次茅斯市郊海滨的一个职员的家庭里。后来,狄更斯全家搬到了查塔姆。在这里,狄更斯度过了他欢乐的童年。后来由于家道中落,全家又搬到了伦敦,他在一所小学上学。原以为到了伦敦家境会好转,未料到,由于父亲债台高筑被关入监狱,全家人一下子被抛到了社会的底层。十一岁的狄更斯伤心地离开了学校,和母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他在一家鞋油工场当学徒,生活非常观辛。工场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和他一起干活的都是一些面黄肌瘦的孩子,他们一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还要挨打。有一次,因为他包装熟练,被雇主放在橱窗里当众表演操作,作为活广告让人围观,这事深深刺痛了狄更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永久的伤痕。

在工场里他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也不能读书了,这对一个天性活波、喜爱学习的孩子来讲,是多么大的打击。狄更斯是一个善于观察,记忆力又十分强的孩子。鞋油工场、负债者监狱、伦敦的大街小巷,特别是那个叫着“七岔口”的贫民区,使他感到可怕而又神秘,引起了他的好奇和思索。小时候的这些记忆,后来都成为他的小说创作中的素材。

每天从工场回来,他都要躲到家里的小阁楼上,贪婪地阅读他父亲留下的小说书,特别是《鲁滨孙飘流记》、《天方夜谭》、《堂吉诃德》等,更是他百看不厌的书。大量的阅读和对社会的观察,使他的知识渐渐地丰富起来。艰难的日子不久就过去了。他的父亲因为继承了一笔遗产,还清了债务,被释放了。在父亲的坚持下,狄更斯又进了学校。

过去痛苦的生活,使他懂得能够读书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他十分用功,后来成了学校的优等生。在学校里,他还用练习本出了一份周报,只要有同学愿意给他弹子和石笔,就可以借阅。狄更斯自幼就有表演的才能,在学校里他还编了剧本,自己排演,总之,这一段学校生活是很愉快的。然而好景不长,狄更斯家的生活很快又恶化了。

狄更斯十六岁时又离开学校,走上了社会。在父母的安排下,他进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小职员。在这段时间里,他进一步熟悉了社会,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后来他又当上了报馆记者,四处采访,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狄更斯自年以“博兹”的笔名写文章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年2月,狄更斯的《博兹特写集》出版了。

当月就有出版商请他在刊物上,为著名的漫画家西楼先生的连载漫画配写故事,连载故事刊登的头四个月,销路很惨,每期只有四百份,但从第五期开始,发行量就达到了四万份。到年11月故事连载完毕,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些喜剧性的连载故事后来被汇编成著名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人们称这股狂热为“博兹热”。“匹克威克先生”的名字,比首相的名字还响亮。商人还以匹克威克作为商品的名字。

从这以后,狄更斯的小说接连不断地出版,《奥列佛·特维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等,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奥列佛·特维斯特》被认为是狄更斯第一部杰出的社会小说,后来被改编为电影,改名为《雾都孤儿》,影响很大。年起狄更斯先后去意大利、瑞士和法国,创作了《圣诞故事集》。

年英、法革命运动失败后,狄更斯对社会的认识更深化了,他先后写了《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等一批优秀小说。狄更斯晚年,因长期写作损害了身体,家庭的不和也增添了他的忧愁。但他仍不放下手中的笔。年作家身患轻度中风后,又创作了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6月9日,这部文稿未及完稿,狄更斯便去世了,他实现了自己生前所说的死在工作中的愿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23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