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钟振振博士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元·王士元《过司马温公故居》诗(续二) 过司马温公故居[元]王士元力扶洙泗绝荆舒,卧久周南返故庐。向使诸公歌不哭,调停人似汉唐初。网友雁南飞问:钟先生好!求教先生,王士元这首诗该如何理解? (接上期) 钟振振答: (3)“返故庐”。即返回故乡的意思。多指归隐。例如: 唐·刘言史《闻崔倚旅葬》诗曰:“远客那能返故庐,苍梧埋骨痛何如。” 宋·梅尧臣《送傅越石都官归越州待阙》诗曰:“君恬不忍乞丐为,且返故庐聊以迟。” 苏轼《和(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曰:“北郊有大赉,南冠解囚拘。眷言罗浮下,白鹤返故庐。” 叶梦得《与惇立夜话有怀石林复用前韵》诗曰:“愿上治安策,何者今当先。我行返故庐,趺坐看炉烟。” 沈与求《允迪遣书问讯并寄示与子我唱酬佳句猥及微踪辄用庐字韵为二诗以报》其二曰:“不从吏议污丹书,恩许怀章返故庐。” 许纶《中川席上送陈同甫》诗曰:“北阙有书流涕上,西山无地带经锄。共谈世事何时了,劝子加餐返故庐。” 刘学箕《太湖书怀》诗曰:“山水所素愿,利名非宿心。何当返故庐,啸傲苍崖深。” 刘子澄《过鸿宿洲》诗曰:“无山供笛竹,有港便罾鱼。壮士休营业,功成返故庐。” 俞德邻《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十九曰:“在昔盛壮时,为贫亦求仕。终然返故庐,谋道不谋己。” 元·陈樵《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诗六首其四曰:“春帆移暮雨,晚饭半江蔬。何地非乡社,终期返故庐。” 吕彦贞《十一月二十九日抵家》诗曰:“两月他乡梦,今朝返故庐。快倾三叶酒,重检一床书。” 以上诸例,都是说人在活着的时候回归故乡。其中多数用例还隐含着终老于故乡,即在故乡一直生活到去世的意思。 如此,则王士元诗“卧久周南返故庐”,应是说司马光在洛阳卧病既久,乃回归故乡。 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据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记载,司马光“退居于洛十有五年。及上即位,太皇太后摄政,起公为门下侍郎,迁正议大夫,遂拜左仆射”。“而公卧病,以元祐元年九月丙辰朔薨于位,享年六十八。太皇太后闻之恸,上亦感涕不已”。“二圣皆临其丧,哭之甚哀”。“以元祐三年正月辛酉,葬于陕之夏县涑水南原之晁村”。也就是说,司马光退居洛阳十五年,虽然健康状况不那么好,但也没有差到卧病不起,无法履行公务的地步。元丰八年(),神宗病逝,其子哲宗即位,才十岁,还不能亲政,乃由其祖母,亦即神宗的生母,英宗的皇后高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高太后支持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故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是哲宗元祐元年()九月病逝于宰相任上的,亦即死于京城东都(今河南开封),高太后和哲宗祖孙二人还亲临丧礼现场去哀悼了他。元祐三年()正月,他的灵柩才运回故乡安葬。 “向使诸公歌不哭”,“向使”,今世学者比较熟悉它的常见用法,即作假设用,义如“倘若”“假如”。其实它还有一个较为后起,往往被忽略了的用法,那就是“即便”“即使”。例如: 宋·梅尧臣《金山寺》诗序曰:“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模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弧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向使善工模画,不能尽其美”,意思是即使好的画工来画金山,也不能把它的美都画出来。 又,陈师道《送检法赵奉议》诗曰:“三岁公门不屡过,作笺时得问如何。及兹去去翻为恨,向使常常肯谓多。”意思是说:三年中,我不怎么登门去拜访您,只是写写信问问您的情况。到如今您离开了,我才悔恨不已,即便此前咱们经常见面,我又怎么会嫌多呢? 又,韩驹《题采菊图》诗序曰:“古人寄怀于物而无所好,然后为达。况渊明之真,其于黄花直寓意耳。至言饮酒适意,亦非渊明极致。向使无酒,但悠然见南山,其乐多矣。遇酒辄醉,醉醒之后,岂知有江州太守哉!”“向使无酒,但悠然见南山,其乐多矣”,是说即便没有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快乐多多。 王士元此诗里的“向使”,当援以上诸例,解作“即便”。 (未完待续)编后语:欢迎楼友们继续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