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合能璞丽小区地下车库,去年着火的电动自行车残骸仍在,乱停乱放却依旧如昨。“停在这里离电梯口近,出入方便,毕竟电动自行车起火是小概率事件。”小区居民陈女士如是说。 “我是新能源汽车车主,车位就在电梯口附近。这里的防火门常年开着。要是我的车附近的电动自行车起火,烟气往楼里蹿,后果不堪设想。”胡唤表示自己每次停好车都快速离开,感觉车停在了“弹药库”。 “车子烧了还能买,生命却只有一次。”胡唤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助解决问题。年8月下旬开始,他先后以电话、“市长信箱”等途径向消防救援部门、梅园社区、小区物业公司等反映情况,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答复都是正在想办法,他们说整改需要一年的时间。”胡唤算了一下,要到今年9月才能有结果。他不理解,事故随时可能发生,怎么等得了?在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2·23”火灾发生后,胡唤更加忧心了。 记者发现,除了地下车库,该小区各单元门口也都停放着电动自行车,少则10余辆,多则20余辆,严重堵塞消防通道。 3月6日晚,记者联系到合能璞丽小区业委会负责人陈剑锋。他表示,经过业委会粗略统计,小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辆,但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只能停约辆电动自行车。目前,业委会正和物业公司、社区沟通,推进选址新建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的相关工作。 3月7日,记者再次前往该小区,在地下车库随机查看了15个消火栓,虽然物业检查记录表上其状态均为“正常”,检查日期为年1月13日,但只有2个设施完整。从地下车库负一层到负二层的通道内,一路贴有“消防通道、禁止停车”的提示,却划有停车位,并有车辆停放。 长沙合能璞丽小区损坏、缺失水带的消火栓 岳麓区消防救援大队年12月6日下发给该小区物业公司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显示,消防救援部门抽查发现合能璞丽小区“8栋第一层室内消火栓无水;8栋第一层电梯旁室内消火栓水带水枪缺失;8栋第一层常闭式防火门闭门器损坏,无法正常使用”。 “我们也想尽快整改,但没有钱,只能祈祷不要再发生火灾事故。”对此,该小区物业公司——成都合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一工作人员说。 “火上浇油”的后果不堪设想 “大家都是看到哪有地方就停哪里,不考虑安全问题。我们其实挺怕的,万一电动自行车起火再碰上汽油,‘火上浇油’的后果不堪设想。”家住娄底市新化县东方城市广场2栋1单元的居民段大爷无奈地说。 每个电梯口附近都停满了电动自行车,居民只能穿行其中去乘坐电梯;数十辆安装挡风被的电动自行车正在充电,墙上张贴着《电瓶车停放安全宣传》海报;1栋2单元旁边的配电房门口被电动自行车堵得严严实实,无法通行……3月7日21时许,记者在该广场地下车库看到,这里俨然电动自行车的“海洋”。该地下车库设有4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当日22时许,共停有余辆电动自行车,其中夹杂着不少汽油摩托车,甚至不少摩托车停在充电桩附近。 东方城市广场电动车堵住配电室门口 “每次到这来,看到的电动自行车比汽车都多,我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开进了非机动车停车场。”经常到此办事的车主万志豪说。 3月8日下午,记者探访怀化市鹤城区多个居民小区,发现大汉龙城1期兴龙府小区、2期旺龙府小区的情况不容乐观。 大汉龙城2期电梯口停满电动车 兴龙府小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在辆至辆左右,集中停放充电场所设在架空层。以12栋至13栋之间的架空层为例,该架空层停放有76辆电动自行车,设有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却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未设置相关消防设施,目前该充电场所已断电。该架空层还建有儿童乐园、居民活动设施,不少孩子在此玩耍,还有居民打球、打扑克等。 该小区物业负责人杨文辉担心地说:“充电装置‘一刀切’地断电,很容易造成居民无处充电,将电池带回家充电或飞线充电,产生新的安全隐患。”据他介绍,从3月1日断电到8日记者采访时,该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选址还没有确定下来。 此外,兴龙府小区还存在部分疏散指示标志损坏或未通电,防火巡查不到位,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填写不准确、未登记隐患等问题。 旺龙府小区地下车库设有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区域,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多个消火栓水带、水枪缺失。 “怎么有这么多消火栓没有水带、水枪?”面对记者的质疑,该小区物业负责人王超先是说“都统一收起来放监控室保管了”,后又改口道“一个月前检查发现损坏了,正在申购中”。该小区共有13栋楼,设有消火栓个,王超表示上次自查共发现50个消火栓存在缺少水带或水枪的情况,在走流程购买。 除了居民小区,记者发现,在医院,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的情况也很严重。 医院(医院)的一座住院楼,记者发现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门口上了一把大大的锁,右侧的墙上是消防安全“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三提示”公示栏。公示栏中显示隐患情况“无”、整改措施“无”、自评结果为“良好”,落款时间为年9月13日。 记者看到,消防控制室门外空地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域,停放了80余辆电动自行车。该区域设有烟雾报警器却无喷淋设备,也没有配备消火栓或者其他消防设施设备。部分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将消防控制室的门堵得严严实实。 记者探访过程中,一位名叫向文安的人匆匆赶来开门,自称是当天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他表示,自己因其他工作被临时抽调了,所以没有在岗值班。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之下,向文安表示:“这栋楼还没有完全启用,所以平常没人在这里值班。” 法规链接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三十七条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 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 记者手记 业主担忧、物业无奈,如何破局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多发且呈上升态势。电动自行车在给群众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风险隐患,强化治理成为重中之重。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