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长白癜风该怎么办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98562.html

年,河北行唐县庄头村82岁的老人付三妮,在给孙子烤衣服时不慎引发火灾,被烧成重伤,生命垂危。

医生全力进行抢救,最终也只能沉痛地告诉付三妮的家人:“人不行了,可能也只能撑到明天了,你们赶紧准备后事吧。”

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被宣告只剩下一天生命的付三妮,忍着全身烧伤的剧痛,整整挺了十天。

到了这种时候,死亡反倒是一种解脱。可是付三妮就这么硬撑着最后一口气,只要清醒,就睁着眼睛执着地望着病房门。一边看,一边流眼泪。

付三妮的外甥女似乎明白了什么,她贴到付三妮的耳边,哽咽着问:“三姨,你是在等三姨夫吗?”

付三妮躺在病床上,烧得惨不忍睹的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付三妮17岁嫁进崔家,18岁与丈夫分离,此后再未相见。

她等了一辈子,盼了一辈子,天天想,日日念,只愿与丈夫重逢。

她一个人照顾偏瘫的祖母,赡养多病的公爹,养育三个年幼的弟弟、两个年幼的妹妹以及一个孤苦无依的小侄女。她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崔家一家的重担,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崔家五代人。

64年过去了,她要死了,可她还想继续等。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只要等下去,总有重逢的那一天。

付三妮老人

家人们守在病床前,看着付三妮痛苦却执着的样子,心内剧痛,难受得直哭。

付三妮这辈子吃了太多的苦,可所有的苦都不如离别苦,等不来重逢是最大的苦,是让她死了也无法瞑目的苦。

崔家人不忍心,为了让她安心地走,他们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他们制作了一个假的骨灰盒和灵位,捧到了付三妮的床前。他们告诉付三妮,她的丈夫崔志尧很早之前就已经过世了,因为怕她太伤心接受不了所以一直没有告诉她。

他们哭着说:“你安心地去吧,志尧和忙妮儿都在等着你呢,到了那边,你们一家三口就能团圆了。”

付三妮伸着颤抖的手不停地摩挲着骨灰盒,嘴角在笑,眼窝却不停地流眼泪,她抱着骨灰盒不停地喃喃:“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年轻时的崔志尧

好似回光返照般,付三妮的眼睛变得明亮,人也变得精神。她让家人拿出自己一直宝贝着的蓝包袱,里面是当年自己出嫁时的龙凤呈祥红嫁衣和红绒花。

她的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她说:“志尧离开家的时候我才18岁,在他心里我还一直是穿嫁衣的样子。可是现在我老了,成老太太了,又被大火烧成了这个样子,志尧见了我怕是怎么也认不出来了。你们给我穿上这身嫁衣,志尧肯定就能认出我来了。”

家人们强忍着眼泪,给她换上了红嫁衣,盘起了头发,戴上了红绒花儿,一如当年那个漂亮的新嫁娘。

那一年,她17岁,娇嫩得像朵花儿一样,嫁给了那个为穷人闹革命的顶天立地的男人。

这一年,她82岁,全身重度烧伤,面容枯败。在执着地等待了64年后,她终于在临死之前等来了丈夫的骨灰盒。

付三妮穿着红嫁衣,抱着骨灰盒,带着幸福的微笑,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付三妮没有遗憾的走了,可是崔家人知道,善意的谎言终究还是谎言,只有真正的找到崔志尧,付三妮才能真的瞑目。

之后,付三妮最疼爱的孙子崔建强,为了完成奶奶的遗愿,走遍大江南北,找了整整15年,才终于找到爷爷崔志尧的下落,得知他这么多年没有归家的真相。

那么,崔志尧到底去了哪里,他为何多年没有归家让妻子付三妮苦等了一生?这其中,又有着怎样令人泪目的感人故事呢?

拿婚姻,绑住他革命的心

付三妮的丈夫名叫崔志尧,因为一只眼大一只眼小,当地的乡亲们便给他取了个亲昵的绰号——“个半儿”。

崔志尧家境殷实,他家里有干活的骡子,有出行的大车,有十几亩上好的良田,他的爷爷还是熟读四书五经的清代文人。因此,崔家也可称得上是家风清正的书香门第。

崔志尧从小就聪明伶俐,读起书来过目不忘,乡亲们都夸他“是个考状元的料儿”。爷爷也觉得“个半儿”就是个读书种子,以后肯定能光宗耀祖有大出息。

但是谁知道,“个半儿”不仅在读书上天赋异禀,在“惹是生非”上也很有一手。

崔志尧在行唐国办读高小时,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狼狈为奸,他们哄抬物价坑害百姓,闹得民不聊生。面对他们的压迫,少年崔志尧愤然站出来站出来表达不满。他组织同学发表抗议演讲,鼓动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砸了奸商的店铺。

在崔志尧的带领下,这次反抗行动闹得很大,最终,官府被迫站出来强制降低盐价,百姓因此而受益匪浅,但崔志尧却被官府以“煽动群众闹事”的罪名拘押。

崔志尧的爷爷典卖家当,又从地主家借来块大洋的高利贷,这才将崔志尧捞出来。

到了14岁时,崔志尧一路跳级过关斩将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有名的保定二师。

在这所学校里,他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接触到了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了一名拥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穷人翻身而斗争的革命勇士。

年,保定二师掀起了大规模的对敌斗争,刚刚成立的“反帝大同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强势镇压,崔志尧作为骨干分子,被开除学籍并登上通缉令。

崔家人只想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他们无法理解崔志尧大逆不道的行为,为了让他能安分下来不再出去惹是生非,一家人商量后决定:让他结婚,找个媳妇儿来管着他。

崔家人知道崔志尧的眼光高,普通的女孩儿他可能瞧不上,也不服管。因此,在托媒人说亲时,崔家人便千叮咛万嘱咐,说要找个漂亮贤惠的。

而媒人经过精挑细选后,便选定了付三妮。

付三妮姐妹四个,没有兄弟。她大名叫付玉,因为排行老三,所以大家一般都喊她付三妮。

17岁的付三妮,年轻、漂亮,娇嫩得像是一朵花儿一样。媒人看到她的第一眼就知道,这样好的姑娘,就算崔家那个“个半儿”眼眶再高也肯定看得上。

媒人对付三妮和她母亲说:“崔家是书香门第,有房有田,家境殷实。这个小伙子排行老二,既聪明又稳重,还是保定二师毕业的高材生,想要结亲的都踏破了门槛。要不是你家三妮长得漂亮脾气又好,换个人我都不敢登门去给人小伙子说呢。”

媒人的一双巧嘴将崔志尧说得天上有地上无,说得崇拜读书人的付三妮羞涩憧憬,说得付家人满意地连连点头。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门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亲事,于是,很快,崔志尧和付三妮的婚事就订了下来。

小夫妻举案齐眉,世动荡无奈分离

年农历八月十八,宜嫁娶。

这一天,17岁的付三妮身穿大红色龙凤呈祥新嫁衣,头戴娇俏红绒花,坐上花轿,嫁给了那个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身骑高马的男人,开始了自己全新的人生。

都说媒人的嘴,骗人的鬼。因为觉得高攀了崔家而心怀忐忑的付三妮,嫁进去后才发现,媒婆说的是鼎盛时期的崔家,而如今的崔家,说是一个烂摊子也毫不为过。

在崔志尧被反动局通缉的半年时间里,崔家发生了巨变。

母亲忧痛交加突发重病,很快离世。

一心盼着孙子光宗耀祖的爷爷受不了打击,在绝望中病倒。临终前,他将崔家的重担交给了大孙子崔喜尧,也就是崔志尧的哥哥。

然而,与有胆有识的崔志尧不同,崔喜尧是个性格软弱只会读书的书呆子。眼看着家庭败落,他既没有谋生的办法,也没有理家的才能。在家里的骡子不慎掉进井里淹死后,崔喜尧彻底被家庭的重担给压垮了,精神崩溃的他直接选择了上吊自杀,一了百了。

崔喜尧死后,他的妻子扔下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改嫁他乡。他的奶奶因为接受不了接二连三的打击,急火攻心得了偏瘫。

当付三妮嫁进来时,看到的就是偏瘫在床不能自理的奶奶、身体不好不能干活儿的公爹、三个未成年的小叔子,最大不过15岁;两个未成年小姑子,最小的才4岁;还有一个不会走路没爹没妈的小侄女。

这一切本是很难令人接受的,但是,当崔志尧面带歉意诚恳地说出那句“对不起,嫁给我要让你受苦了”时,她突然觉得只要跟这个有担当的男人在一起,与他一起相互扶持,那再多的苦,也都不算苦。

洞房花烛夜,经历过生死动荡的崔志尧,脸上是鲜见的紧张与窘迫,他红着脸磕磕巴巴地对付三妮说:“你穿这身嫁衣真好看。”

这句话,让付三妮害羞地低下了头,也让她记在心里甜了一辈子。

成婚第二天,付三妮便换上布衣下了厨房。从此之后,这个17岁的小姑娘,便将整个崔家担在了肩上。

崔家人本想着让婚姻来绑住崔志尧革命的心,可是他们没想到,深明大义的付三妮不仅没有阻止崔志尧搞革命,还对他表示了全力支持。

那个时候,付三妮忙上忙下操持着家里的一家老小。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崔志尧则借着教书的名义,组织进步青年,做革命宣传发展革命队伍。

崔志尧教她读书识字,教她唱自己编的歌谣:“穷人苦,穷人苦,穷人起来斗地主……”

付三妮不懂国事,不懂革命,不懂真理,可是她知道,丈夫在拼了命地让像她这样的穷人过上好日子。

于是,当崔志尧深夜去写宣传标语时,付三妮静静地站在不远处为他放哨;当崔志尧召集革命人士在柴房秘密开会时,付三妮将棉被挂在窗户上挡住灯光,自己坐在门口一边纳鞋底一边为他们望风。

两个人,一个为国,一个为家;一个学识渊博,一个一字不识;一个有胆有识,一个善解人意;他们的感情越来越好,这桩婚姻,也真正应了那句世人最向往的“天作之合”。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新婚不到一年,付三妮怀孕4个月时,行唐县革命失败,崔志尧不得不随组织进行紧急转移。

临走之前,崔志尧不顾危险匆忙回了一趟家。他握着妻子单薄的肩膀几度哽咽,他说:“如果三天后我还没有回来,你就将家里的书和资料全部烧掉。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付三妮忍着眼泪,为丈夫穿上自己刚做好的长衫,颤抖着手为他扣上扣子。她说:“我等着你。”

两个人都没想到,此一别,就是一生。

妻子身许家,丈夫身许国

崔志尧走后第三天,付三妮将他留下的书和资料分批烧掉。

崔志尧走后5个多月,付三妮生下了两人唯一的女儿——忙妮儿。

崔志尧走后第4年,小忙妮因出荨麻疹加上痢疾,不治夭折。

小忙妮儿学会的第一句话是“爹”。

小忙妮儿吃饭的时候总说“等爹回来了,让他挨着俺吃饭。”

小忙妮儿过年的时候跟小伙伴儿说“我娘说了,等我爹回来了,他会给我买好多糖,还有花衣裳。”

可是小忙妮儿到死也没有等到爹回来,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娘,爹怎么还没有回来看俺?”

乡亲们都说崔志尧要不就是死在了外面,要不就是在外面又成了家,现在小忙妮儿也没了,付三妮肯定不会儿再待在崔家养活这一家老小了。

他们料错了,付三妮没有走,她一直在等,她坚信丈夫总有一天会回来。

她养大了弟弟妹妹,养大了小侄女,她拼死拼活为三个小叔子娶了妻成了家,她伺候着奶奶和公爹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她从一个青春正茂的小姑娘,等成了一个皱纹满面的老妇人。

天晴的时候,她总爱晒自己的红嫁衣,坐在窗前唱那首《想二哥》:“独坐屋内泪汪汪,思二哥来盼夫郎……”

54岁那年,3个小叔子感念她的恩情,将家里所有孩子带到她面前,让她选一个中意的过继到门下,奉养她安度晚年。

付三妮将崔家老五的长子崔大平过继了过来,后来,崔大平的儿子崔建强出生了,付三妮又将这个小孙子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幼童养成了风华正茂的少年。

付三妮与孙子崔建强

那一天,崔建强为了给奶奶烧炕把外套弄脏了,临睡前他自己将衣服洗了洗。

第二天,崔建强去学校上学,看外套没干他就没穿外套走了。付三妮睡醒后发现了没干的外套,害怕孙子受冻,付三妮便想将外套撑在火炉上烤干,谁知道,悲剧就此酿成。

付三妮的离世让崔建强悲痛欲绝,他知道奶奶唯一的愿望就是与爷爷崔志尧重聚。因此,在有了经济条件后,崔建强便踏上了寻找爷爷崔志尧的道路。

可是,山河破碎的年代,革命者朝不保夕,为祖国牺牲者不知凡几,很多人连名姓都没有留下。崔建强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一丝线索。

年春节,崔建强在行唐县党史办发现了崔志尧写过的一封信,地址是江西高安信箱。顺着这个线索,崔建强找到了江西高安党史办。

但是,高安保存完善的只有年之前的党史资料,从中并没有查到崔志尧的信息。

崔建强不死心,他跑到江西高安到处找到处问。最终,从当地一些老人的嘴里,崔建强找到了关键的线索。

崔建强

年,江西高安发生了“团山寺大惨案”。

日寇在上高战役战败后,疯狂扫荡高安县农村进行报复。当地的地下党员紧急组织群众撤离到团山寺避难,谁知,丧尽天良的日寇竟团团围住团山寺,放火烧寺,要将所有人全部烧死。

关键时刻,在学校教书的崔先生挺身而出,他踹开庙门正面迎上鬼子的刺刀,赤手空拳与之拼杀,掩护数百群众从浓烟中逃离。

鬼子的刺刀扎进了崔先生的胸膛,鲜血迸溅到脸上,滚烫又悲凉。牺牲的崔先生被鬼子推进烈火,烧得尸骨焦黑。

这个在团山寺中牺牲的教书先生崔先生,就是为穷人闹革命的地下党员崔志尧。

团山寺惨案幸存者,83岁的闵翠娥证实了这一点。崔志尧被杀害时,闵翠娥躲在父亲的尸体下目睹了全过程。

她说:牺牲的崔先生有个很明显的特点,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

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那是读书很厉害的“个半儿”,那是付三妮等了一辈子的丈夫。

崔志尧牺牲后,被救下的民众偷偷为他收尸立了坟。这座被当地人敬了几十年的坟,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家人。

崔建强抱着奶奶的照片跪在坟前失声痛哭:“爷爷,我来接你回家了,奶奶在等你,一直在等你。”

共青团行唐县委第一任书记、共产党员崔志尧,在阔别家乡78年之后,终于落叶归根,回家了。

付三妮等了一辈子,盼了一辈子,终于等到了,盼到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37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