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明·张宇初诗《湘府赐衣赋此以谢》湘府赐衣赋此以谢[明]张宇初贤王夙质赋天然,恩赐铢衣感德宣。虬锦袍新非献句,云珂服彩信追仙。瑶台烜日灵璈步,绛节蒸霞羽盖筵。野服顿消烟雾态,虚皇遥礼祝厘年。 学友殳且问:钟老师,打扰,请教“云珂服彩信追仙”句用了什么典故? 钟振振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须弄清楚:张宇初是何等人?诗中的“湘府”“贤王”是谁?他与张宇初是什么关系? (一)张宇初是何等人? 清·谢旻等《(康熙)江西通志》卷一〇四《仙释·广信府·明》引《龙虎山志·天师世家》曰:“张宇初,字子璇……汉天师(张道陵,道教“天师道”始祖)四十三世。目秀双瞳,面交二斗。五岁读书,十行并下。有异人见之,曰是列仙之儒,异日大张斯教者也。尝侍父(张正常,四十二世张天师)登楼,见西北五色云起,金扉洞开,天神护卫,铠仗森列。父戒勿泄,以家秘授之,易了,试之辄神。洪武十一年,髫丱袭教。入见奉天殿,上(明太祖朱元璋)熟视笑曰:‘绝类乃父。’眷赉有加,授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十八年,祷雨于神乐观,随应。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中,建玉箓大斋,有庆云覆坛,鸾鹤交舞之瑞。一日,以印剑授其弟宇清,书颂曰:‘一点灵明,本无生灭。五十年中,非圆非缺。今朝裂破大虚空,三界十方俱透彻。’举手向前指而逝。著有《岘泉文集》二十四卷。” (二)“湘府”“贤王”是谁? 《明史》卷一一七《诸王传》二《太祖诸子》二《湘王柏》曰:“湘献王柏(湘王朱柏),太祖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封。十八年就藩荆州(湘王府在荆州,今属湖北)。性嗜学,读书每至夜分。开景元阁,招纳俊乂,日事校雠,志在经国。喜谈兵,膂力过人,善弓矢刀槊,驰马若飞。三十年五月,同楚王桢讨古州蛮,每出入,缥囊载书以随,遇山水胜境,辄徘徊终日。尤善道家言,自号紫虚子。建文(明建文帝朱允炆年号)初,有告柏反者,帝遣使即讯。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谥曰戾。王无子,封除。永乐初,改谥献,置祠官守其园。” (三)湘王朱柏与张宇初是什么关系? 湘王朱柏“尤善道家言”且“自号紫虚子”,而张宇初是当时道教的总教主。因此,湘王尊敬宇初,自是顺理成章之事。此诗即湘王赠送衣服给宇初,宇初的答谢之作。 这三个问题说明白了,我们便可知道,“云珂服彩信追仙”句,写的是道教的服装。 (未完待续)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三《羽士》曰:古今诗僧,传者不少,黄冠(指道士)率寥寂无闻。唐惟上官仪、吴筠、曹唐稍能诗。然仪、唐皆不终于黄冠,则不得以黄冠目之矣。惟元时道教特盛,所称邱刘谭马郝王孙“七真”者,大半有集。迄于至正(元惠帝年号),如张雨伯雨、马臻志道,是皆轶伦之才。明初仅张宇初、余善二人无戾风雅已尔,余皆卑卑,鲜足当诗人之目。” 又附录愚山(施闰章)云:宇初五言古诗,意匠深秀,有三谢、韦柳(南朝·宋谢灵运、谢惠连,南朝齐·谢朓,唐·韦应物、柳宗元)之遗响。唐宋以来,释道二家并重。明初名僧辈岀,而道家之有文者,宇初一人。厥后益寥寥矣。” 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五《耆山无为天师岘泉集六卷》曰:“明张宇初……贵溪人。张道陵四十三世孙。洪武十年袭掌道教。建文(明建文帝)时,坐法夺印。永乐中,复袭。尝受法于长春真人刘渊然。其文如空行之云,入秋之水。词赋诗歌,亦极婉丽清新,均得自然之妙。” 清·范邦甸《天一阁书目》卷四之三《集部》曰:“《岘泉集》十二卷……明耆山张宇初撰。金华王绅序云:嗣教真人张公无为,自其家世守老子之教,至公凡四十三传。公于琅函蕊笈金科玉诀之文既无不博览而该贯,益于六经子史百氏之书大肆其穷索。至于辞章翰墨,各极精妙。间出其诗文若干卷属序。题曰‘岘泉’者,因精含(当作‘精舍’)之称云。”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
|